
你的生活是被安排的,還是由自己設計的?
2025 Apr 11 一人事業旅程 生涯探索與成長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感覺?
早晨 8:30,擠進擁擠的捷運,你坐在辦公室裡,翻開行事曆,看著一成不變的會議、報告,心裡卻浮現一個問題:「這真的是我要的生活嗎?」
你努力維持「應該有的樣子」——穩定的工作、合群的社交、遵循社會的期待,卻在夜深人靜時忍不住懷疑:「如果現在的生活不是我真正想要的,那什麼才是?」
我曾經也陷入這種掙扎,甚至讓自己身心崩潰。
2022 年,陷入人生最低谷的我
那時候的我,念研究所在職進修,已經進入第四年。
課早就修完了,剩下論文還沒寫完,只差一點就可以拿到學位了,但我始終不敢說出口的是:「我其實已經不想再寫碩士論文了!」
我對學術研究沒興趣,不喜歡學術的封閉金字塔;更喜歡像是 Podcast 或部落格文章寫作,這種可以創造更大影響力的自由創作。
但如果我放棄,我怕家人會對我失望,怕指導教授會認為我是個不負責任的人,更怕別人覺得我「半途而廢」。我太害怕別人的眼光,所以我選擇了逃避——我沒有提起這件事,沒有向任何人求助,而是一直拖延,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就好了」。
但事實是,這種「撐一下」並沒有讓事情變好,反而讓我的身心狀況越來越糟。最後,我陷入了極度的焦慮,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有能力完成這件事。
我開始失眠,健康檢查報告出現紅字......
我才明白:
💡 真正讓我痛苦的,不是論文,而是「害怕讓別人失望」的恐懼。
💡 我不是被論文困住,而是被「別人的期待」困住了。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我終於鼓起勇氣去面對,我決定改變——不再讓自己卡在不上不下的困境裡。
我求助身心科,接觸心理諮商,做健康檢查,好好的休養了三個月,陪伴自己。
我趕快把論文收尾,在 2023 年 2 月拿到碩士畢業證書;也決定聚焦在講師和諮詢師的發展,全心打磨自己的專業 和 優化網站系統,吸引有需求的合作客戶。
到 2024 年,事業上軌道,我也有更多的餘裕,可以把時間放在我一直充滿熱情的創作上了。
經歷挫折與低潮之後,我終於重新找回自己的主導權!
在這段期間,我大量接觸心理學,希望找回我和內在聲音、和自己真實需求的連結。我不斷地自我覺察,持續面對自己內心的心魔和限制,不斷地調整;也更明確瞭解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
也就是所謂的自主生活:一個人要如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過生活;不抱怨公司、不被討厭的同事限制、不做人生的受害者,在財務上、在心態上、在工作上,都全然地獨立而忠於自我。
阿德勒帶給我的兩個啟發
對我很有幫助的,是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兩個重要概念:
1) 創造性自我:你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
很多人以為,人生是被外在條件決定的:
- 「我這麼內向,應該不適合當講師。」(被性格決定?)
- 「我家境普通,所以沒辦法追求夢想。」(被家庭背景限制?)
- 「現在景氣不好,轉職應該很難。」(被社會環境影響?)
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是 「創造性自我」:
環境確實影響我們,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它,並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
真正的自主,不是等環境變好,而是我們選擇如何回應環境。
對我來說,這就是自主生活的核心:
✅ 認識自己的需求與價值觀
✅ 勇敢做出選擇
✅ 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擁有自由,卻沒有掌控感,只會讓我們陷入選擇焦慮。
擁有自主,才能讓我們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2) 活出主體性:放下「人生應該怎樣」的框架
阿德勒心理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課題分離」,意思是——
✅ 別人對你的看法,是別人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
✅ 你的選擇,是你的課題,別人沒有權利決定。
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真正的自主生活,是在不確定中依然能夠前進,而不是一直等待「最好」的機會才開始行動。
自主生活,不是「變得很有錢」
你可能會問:「可是,要有錢,才能真正過自主的生活吧?」這是很多人對「自主生活」的第一個誤解。
💡 自主生活 ≠ 財務自由,也不等於一定要變得很有錢。
許多人認為「等我有錢了,我就可以擁有自主生活」,但這種想法其實是把掌控權交給未來的某個「有錢的自己」,而不是現在的自己。
你並不需要變得超級有錢,才能過自主生活。
自主,不是等待財富自由,而是從現在開始,做出符合自己價值觀的選擇。
因為自主生活的關鍵,不在於金錢的數量,而在於你對生活的掌控感。
真正的自主生活,是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運用現有的資源,讓它逐步成為現實。
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
「但我現在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啊?」
這是很多人對「自主生活」的疑問,也是最正常的狀態。
自主生活不是一夜之間突然開悟的,而是一段不斷探索、實驗與調整的過程。
推薦你從這三個方向開始思考:
1️⃣ 回顧過去 → 什麼時候你感到最有成就感?最滿足?
2️⃣ 觀察現在 → 目前的生活中,哪些讓你覺得充滿活力?哪些讓你感到消耗?
3️⃣ 想像未來 → 如果沒有任何限制,你希望三年後的自己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些問題不需要馬上找到答案,但當你開始思考,你就已經踏上自主生活的旅程。
當初我也是這樣一步步探索出來的,透過回顧、觀察、想像,慢慢拼湊出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樣貌。
「設計專屬人生,掌握自主生活」,這是我對自己未來的期待!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