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投資,讓你的記憶股息開始增值《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2024 Jun 20 閱讀筆記
今年第二場的讀書會,我選讀的是《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關於作者
作者柏金斯出生於1969年,是美國知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人,也積極參與娛樂和慈善領域,同時是電影製片人、作家和高額撲克玩家。
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中,柏金斯提出了9大金錢法則,以財務思維和原則為主,書裡並沒有太多理財工具或方法,大部分談的是他對「金錢」的想法。
核心概念
柏金斯認為,我們活著的真正目標,是最大化整體人生的滿足。
因此,我們應該要專注在最大化自己人生的快樂圓滿,而不是最大化自己的財富。
錢只是幫助我們達到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標本身。
所以,光是顧著累積財富,是很可惜的。
簡單來說,作者認為,我們不該只顧著賺錢,卻忽略了好好累積人生體驗;甚至還為了工作而犧牲健康、或是和家人的關係,那並不值得。
如果能以「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為目標,我們才會跳脫追逐金錢的循環,轉向思考:該如何善用時間和辛苦賺來的錢,活出最棒的人生。
當下與未來的平衡
但……想在此生畢業之前,剛好把累積的財產花完?這個概念,不會太理想化了嗎?
畢竟世事難料,想多存一點錢來因應未來的風險,應該是人之常情啊。
我想,那個關鍵在於,我們必須要在「當下的花費」和「為未來儲蓄」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一、當下的花費:創造體驗、累積記憶股息 (P.72)
這是作者柏金斯特別強調的概念:人生就是體驗的總和。我們應該趁年輕,盡早創造各種不同的體驗,這樣一來,也就能早點開始累積「記憶股息」。
「記憶股息」對我來說,是很衝擊的一個想法。
這段讀書會的精華影片中,有更多對於這個概念的解釋:
有句話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想想確實是的,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的很多選擇也跟年輕時完全不一樣。
- 年輕時,可以為了省錢住青年旅館,跟其他旅人睡同一間房、共用浴廁也沒關係,到處走走看看,就很開心。
- 中年之後,體力變差,開始會想睡飯店,有更舒適的床鋪可以休息;有更私密的個人空間,也不用怕東西弄丟。
住得更安心,卻也不像年輕時那樣瀟灑了。
在每個人生階段,所能夠得到的樂趣都不同;所以不要等了,早點開始累積人生體驗吧。
每次回憶,也就是幫自己累積一次的記憶股息;越早體驗,能夠累積的股息也就越多,人生的滿足和快樂,自然也就越多了。
認識到這個概念之後,我就給自己設定了「波莉的記憶股息投資計畫」。
1)辦理愛貓的生日派對
在 5 月底,我幫我的貓小波辦了她的 1 歲生日派對,邀請幾位愛貓的朋友們來參加。我用小波的照片製作了客製化小物(磁鐵、手寫明信片),送給來參加的朋友們,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聊聊養貓的點點滴滴。
讓我很驚訝的是,參與的朋友們竟然各自準備了禮物來!都可以堆成一個小山了~
我很感動,因為這是個很簡單的活動,我只是想邀請大家來家裡,共享貓咪成長的快樂(而且貓咪本身應該完全不知道她過生日了XDD),但參與的朋友們都珍而重之的放在心上,還特地花時間挑選禮物。
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真的是純粹而美好,我很珍惜。
(我還立刻收到,其他朋友想要預約參加明年派對的訊息,哈哈~)
2)希望未來可以全家人,每年出國旅行一次
6月初,我們全家四個人,安排了一趟日本四國旅遊的行程。
說來很令人驚訝,這其實是我們全家,第一次一起出國!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大家都可以的時間很不好喬,又要配合旅行社的時間;所以中間我有一度想說:那不然就明年再去好了。幸好妹妹鼓勵我說:
「約明年的話,爸媽的體力又老了一歲(我們也是)。活在當下、愛要及時。」
我也再次想到記憶股息的概念。
我們已經太晚開始累積了,難道還要再更晚一年嗎?
所以還是繼續努力找適合的行程和時間,最後也成功在 6/9 – 6/13,開心順利的完成這次的日本四國行。回來之後,這次旅行的經驗,果然成為大家彼此聊天的重要談資,每次提到都很開心。
希望未來都可以全家一起,每年出國旅行一次。
把這個當作努力工作的動力~
二、為未來儲蓄:時間、金錢、健康的平衡 (P.214)
時間、金錢、時間,是想充分體驗人生的三個基本要素。
問題在於,這三個要素很難同時存在。
如果把人生拉長來看,大致可以分成年輕時期、中間年齡和年長階段。
- 在年輕時:我們身體健康、擁有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運用;只是口袋空空,資產的累積剛要開始起步,沒有太多錢可以花。
- 中間年齡:健康狀況還可以、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資產;只是時間必須分給工作和家人,能運用的時間變得很少。
- 年長階段:退休後存夠了錢、也有很多空閒時間;但健康下滑、精力衰弱,很多事情開始懶得做,外出也不那麼方便了。
所以作者柏金斯認為:想要在任何年紀都獲得最正面的人生體驗,就需要用資源較多的部分去做交換,才能多得到資源稀少的部分,來平衡人生。(P.215)
例如說花錢請人打掃家裡,就是一種用金錢換時間的做法。
付錢找專業人士,就不用自己花時間處理,因為對時間寶貴的中間年齡(或許是40歲左右的人)來說,會希望把時間花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說「一切各有時」,我們應該放眼長期,把人生各階段的變化納入考量,把希望追求的體驗項目,放到適合的時段。
舉例來說,我的好友靜美姐為自己培養了「彈古琴」這個興趣,因為古琴可以一個人在家裡彈,不用受限於找不到人一起、也不會受到行動不便的影響。
即使是邁入退休的年長階段,也依然可以享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就是為未來做好準備,多麼有智慧!
結語:與「金錢」的自我對話
這個月都在讀理財書,因為金錢,真的是個很值得深入和自己對話的主題。
我們對金錢的想法,其實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職涯決策啊。
這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雖然是談財務思維,卻也引導著我重新思考退休的意義、期待的退休生活樣貌、以及自己的退休計畫。
職涯是長達 40 年的旅程,該如何順利地一路成長,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好,可以說是我這幾年來,最關注的主題了。
如果你有興趣,這裡也推薦另外兩本很棒的財務主題書籍給你~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