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倦怠不是病,卻會偷走你的生活力
2025 Aug 19 生涯探索 自主生活
嘿,我是波莉,你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最近天氣好熱......你那邊還好嗎?
我從小就怕熱,對最近的天氣實在沒辦法,稍微動一下就是滿身大汗,總覺得整個人都黏黏的,很不舒服。
或許是因為炎熱天氣的影響吧,這陣子感覺好倦怠,提不起勁來。
倦怠的日常現形
我的倦怠有哪些症狀呢?
- 打開行事曆看到排滿的課程預約,沒有喜悅,只覺得累。
- 即使是小事也會讓我很暴躁,例如電腦開機時更新太慢,於是我不耐地用力拍了電腦鍵盤三下來表達不滿(講出來覺得自己也太幼稚了吧......遮臉)
- 以前晚上會打開 FB 寫文,紀錄一天的重點和想法;現在晚上吃飽只想打開薩爾達傳說探險,或是出門運動吹吹風,不太想寫東西了
- 腦袋動得很慢,像是癱在地上的一團爛泥,我無法讓它打起精神來動作,要用盡全力,才能喚起自己的專注力和行動力。
(註:《薩爾達傳說》是 Switch 上的一款經典遊戲,融合了動作冒險與解謎,玩家可以在開放世界中自由探索,我超愛它的無拘無束~)
「經營個人品牌」更容易讓人倦怠?
做為一個知識型自雇者,這個倦怠狀態,實在讓我蠻焦慮的。
因為會覺得:
沒有創作=沒有曝光
沒有曝光=沒有在宣傳自己
沒有在宣傳自己=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業績
想想,其實經營個人品牌真的蠻辛苦,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 定期曝光:要不斷出現在大眾面前,建立印象與信任。
- 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需要不斷吸收知識,反芻後再轉化成自己的觀點(否則難以建立印象與信任)
- 要注意外表:老實說外表在個人品牌和自媒體經營上真的很重要~年齡有優勢,好看也有優勢。我們這種普通人,至少基本盤要顧好,膚況、體型等等都要注意。
- 要有被批評的勇氣:網路酸民多,什麼鬼話都說得出來XD 我們自己的心態要夠強韌。
以上算是基礎,其他需要的加分細節還有很多。
我從 2020 年開始在網路上創作,以江湖藝名「波莉」經營自己的 Podcast 節目和個人網站;FB 和 IG 雖然是佛系經營,但也是累積了不少內容。
尤其是我的個人 FB 專頁,更是寫滿了一路以來我的各種心路歷程。
不知不覺,邁入第六年了。
一路走來不容易,各個平台有時會停更,但連個人頁面都不想更新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遇到。
因為我一直都是個很有分享慾的人啊~
難道在第六年的時候,我就要提前碰上我的七年之癢了嗎?
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倦怠呢?
「倦怠」究竟是什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倦怠」是源於長期「未妥善管理工作壓力」而導致的症候群。
倦怠的特點,有以下三個症狀:
- 感覺精疲力竭或疲憊不堪。
- 對工作產生疏離感,或是出現負面或憤世嫉俗的態度。
- 專業效能或工作能力降低。
從 WHO 的角度來看,「倦怠」專指職場領域的現象,不適用於其他生活領域,且不被歸類為疾病,而是一種職業現象。
我查了其他心理學家的定義,和 WHO 的定義相去不遠,大致上就是指「長期處於工作壓力下,所導致的身心疲倦狀態」。
但我認為,現代人的倦怠可能不僅侷限於工作領域,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會有倦怠狀態吧?
例如長期照護生病的家人,或是困擾於工作與家庭平衡,或是對人生目標感到茫然等等,應該都可能會引發倦怠的症狀。
在身心長期處在倦怠狀態時,就可能接著引發許多健康問題,像是失眠、憂鬱症、腰酸背痛、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等。
我回想起自己在 2021-2022 年,焦灼於研究所學業和斜槓創業的那段期間,就是因為忽略了長期的壓力,而引發失眠、食慾不振和大爆瘦等等的問題,花了很多時間才調養回來。
現在看來,那就是長期處在倦怠狀態,而引發的健康問題吧?
幸好經過這幾年的練習,我的自我覺察能力進步不少。
早點發現就能早點治療,在發現自己進入倦怠狀態之後,我們能怎麼幫助自己?
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我會繼續研究這個主題,再和你分享。
你也處在倦怠狀態嗎?
歡迎直接回信和我分享,或是提出你想問的問題,我可以一起納入我的研究範圍喔。
一起來擊破倦怠,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吧!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