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生活引導師-波莉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波莉
  • 預約諮詢
  • 學習資源
    回主選單
    • 【線上課】敏捷式管理入門
    • 【線上課】個人網站經營入門
    • 【線上直播】2025年讀書會
    • 【實體課】更快樂的生活設計
  • 課程邀約
    回主選單
    • 【所有主題】課程介紹
    • 【時間管理】課程介紹
    • 【學員課後心得】推薦&好評
  • 閱讀文章
  • 訂閱電子報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自主生活引導師-波莉
  • 關於波莉
  • 預約諮詢
  • 學習資源
    【線上課】敏捷式管理入門 【線上課】個人網站經營入門 【線上直播】2025年讀書會 【實體課】更快樂的生活設計
  • 課程邀約
    【所有主題】課程介紹 【時間管理】課程介紹 【學員課後心得】推薦&好評
  • 閱讀文章
  • 訂閱電子報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閱讀筆記 (22)
  • 影劇心得 (6)
  • 一人事業旅程 (14)
  • 生涯探索與成長 (17)
  • 生活雜思漫想 (10)
  • 內向者小世界 (11)
  • 課程學習 (7)
  • Podcast 節目 (41)
  • 人生專案管理 (7)
  • 時間管理 (11)
  • 課程紀錄 (1)
  • 人生策略 (3)
閱讀心得 生命設計 正念練習 內向者 寫作 數位工具 自我成長 研究所進修 Podcast 一人公司創業筆記 職場經驗 電視劇推薦 電影推薦 時間管理 人生專案管理 生活軌跡 職涯成長讀書會 閱讀筆記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如何開始你的 Podcast 播客節目?素人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七個步驟

如何開始你的 Podcast 播客節目?素人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七個步驟

2025 Jan 16 一人事業旅程 Podcast 節目
內容目錄
  1. 第一步:思考自己為什麼想做 Podcast?
  2. 第二步:思考自己的節目定位、名稱和目標族群
    1. 1.節目取名
    2. 2.節目介紹和定位
  3. 第三步:錄音
  4. 第四步:編輯音檔
  5. 第五步:把音檔上傳平台
  6. 第六步:宣傳節目
  7. 第七步:收集回饋、持續優化、持續推廣
  8. 我目前的 Podcast 節目製作流程
  9. 做 Podcast 節目最大的困難是?
  10. 總結

從 2020 年三月開始做我的 Podcast 播客節目以來,已經更新了超過 20 集,雖然跟許多大神比起來,這只不過是個剛起步的頻道,但一個素人能夠堅持製作節目,我還是對自己感到很驕傲。

有朋友問我:「如果我也想做自己的 Podcast 播客節目,應該如何開始呢?」

所以我把過去幾個月的經驗彙整,也幫自己做個總結。這篇文章適合和我一樣默默無名,想用最少成本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素人新手來閱讀,希望對正準備開始的朋友們有幫助哦。

 

第一步:思考自己為什麼想做 Podcast?

做 Podcast,你想達到什麼目標?是單純希望有個地方可以暢所欲言,還是想透過內容分享來建立影響力? Podcast 在台灣剛開始起步,還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為什麼你不選擇目前更主流的 YouTube、Facebook 或 Instagram 等平台來製作內容?

我做任何事之前都會先思考自己的動機,這樣才有持續前進的動力。當初我會開始製作 Podcast,是想為自己一路走來的過程留下紀錄,希望能幫助一些人、發揮一些影響力。另外,也想建立個人品牌形象,為未來想要做的課程和出書暖身。

不選擇用影片方式呈現,是因為對目前的我來說,影片製作成本太高(必須投入更多的製作時間和費用);不做 Instagram,是因為視覺圖像並非我的專長。雖然我不覺得自己聲音好聽,但至少講話流暢、口齒清晰,加上音檔編輯相對容易,所以除了原本就喜歡的文字之外,我就選擇另外用「聲音」的形式來持續產出內容。一位朋友說我是「網路有聲作家」,哈,我挺喜歡這個稱號的。

那你呢?你為什麼想做 Podcast 呢?


第二步:思考自己的節目定位、名稱和目標族群

 

1.節目取名

想好自己想做 Podcast 的理由後,就要來給自己的節目取個名字。許多人會在這個步驟卡很久,因為一直想不到自己滿意的名稱。我的建議是給自己一個時間期限(例如一個禮拜),在這段期間中去觀察其他熱門節目的名稱,搭配你想做的主題關鍵字去做發想,把想到的名稱都記錄下來,期限到的時候,從清單中選出一個最喜歡的,就先拿來用。

節目名稱是可以改的,我的原則是「打帶跑」,先上線,收到聽眾的回饋後,才能依據這些回饋來持續優化細節。如果力求完美而遲遲沒上線,後續的優化就很難開始進行。除非你已經是名人,或是有一定的粉絲基礎,那頻道取名就要很謹慎,不能偏離個人品牌的形象。

但一般素人新上線的節目,初期的聽眾其實沒幾個,大概都是身邊的親友,實在不用太擔心頻道取名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聽眾想的和我們自己想的往往落差很大,與其自己想破頭而卡住,還不如及早開始累積和優化,之後想到更好的名稱再改就好。

 

2.節目介紹和定位

Podcast 有不同的節目形式,有單口型(主持人自己講)、對談型(幾位主持人聊天)或是來賓訪談(每集邀請不同的對象來上節目)等等。我因為對節目製作流程還不熟悉,加上想建立個人品牌形象,所以先從單口型出發,一方面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一方面學習從錄音、剪輯到上架的整個流程,累積經驗。目前都是只有我一個人講,不過未來應該會開始做來賓訪談,試著增加節目的豐富度。

另外可以透過三個問題來思考自己的節目定位,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方向,而且把答案寫下來之後再潤飾一下,就可以轉成節目介紹的文案。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 我的節目是關於:

  • 在這裡你會聽到:

  • 你應該聽我的節目,如果你:

 

我的節目介紹文案,就是從這三個問題所延伸出來的,也仍在持續優化中:

【波莉的斜槓路】是一個關於生涯探索和自我成長的節目。在這裡你會聽到各種職涯經歷、深度工作技巧、以及內向者困境突破的故事。如果你想更認識自己、探索適合自己的人生,這裡肯定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


👉推薦閱讀:我如何從上班族、遊牧工作者、進化到一人公司經營,探索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

   


第三步:錄音

很多人覺得第一步是要買支好的麥克風,但我不這麼認為。

做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半途而廢者,我慘痛的經驗實在太多了,貪便宜而一次繳了好幾萬的年費,結果因為太忙都沒去上的瑜珈課;覺得好像會用到結果買了根本都沒看的線上課程...... 現在我徹底的醒悟到,任何事情只要先尋求「最小投入」,就可以開始 GO 了。上路之後,市場反應自然會讓你知道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還要修正,到時候再升級設備也不遲。

所以關於錄音,我的想法是「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剛開始時,我手邊剛好有之前用手機做影片用的收音麥克風,我拿來跟 iPhone 的耳機比錄音效果,發現手機收音麥克風的效果比較好一點,所以就直接用它錄。錄了大概了三、四集之後,感覺自己真的對做 Podcast 節目有興趣,才去買專業麥克風。

mic 我目前使用的麥克風:鐵三角 AT2005USB,在專賣店入手,三千多元。


網路推薦的專業麥克風五花八門,我覺得掌握三個重點就可以了:動圈式、知名品牌、符合個人預算。動圈式是因為我們素人一般就是在家裡錄音,周圍的雜音比較多,動圈式對環境音相對沒那麼敏感,比較不容易收到雜訊。知名品牌是因為保固、維修感覺相對有保障。目前我用的麥克風是鐵三角的 AT2005USB,三千多塊在可負擔範圍內,可以直接接筆電錄音,在我家附近有維修點,如果出狀況也容易處理。

有趣的是,我換新麥克風錄音的那一集,自己很興奮,覺得節目質感大升級,但我問了幾個一路給我建議的早期支持者,有些根本沒聽出來我換麥克風XD 再次印證節目內容才是關鍵啊......

   


第四步:編輯音檔

我第一集完全沒剪就上架了......真的很敢,哈哈。剪輯其實蠻有趣的,可以透過後製和配樂來呈現不同的感覺。如果你是用 Mac 的話,很多人推系統內建的 GarageBand。

我是 Windows 系統,所以用非常多人選擇的 Audacity,它的介面陽春,但很好上手,網路教學也很多,所以從第二集開始我就都有剪輯了,慢慢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模式。

👉參考閱讀:Podcaster 新手上路-帶你從器材準備到完成節目

   


第五步:把音檔上傳平台

Host 平台等於是你放音檔的空間,好的空間平台在你把錄音檔上傳之後,可以直接幫你同步更新到熱門的收聽管道上,例如 Spotify, KKBox, Google Podcast, 或 Apple Podcast 等,就不用自己一個一個去上傳。

台灣目前最常見,本土的兩個平台分別是 Firstory 和 SoundOn,它們佔了台灣 75% 的市占率,也陸續有在新增功能,例如 Firstory 的斗內功能,讓聽眾可以直接對喜歡的節目做小額贊助,對節目製作者來說等於是多了一個收入管道。

以上哪個平台好?其實我覺得都差不多。選個自己介面看了喜歡的就行。我一開始是用國外的平台 Anchor, 介面簡潔非常容易上手,但後來聽到有創作者的節目被強制關台,於是就轉到 Firstory 了。值得注意的是 Firstory 後來開始收費,雖然還是有免費版可以選用,但有使用上的限制。

選好 Host 平台之後,把你寫好的節目介紹文案放上去,用線上設計軟體 Canva做個喜歡的大頭照,再幫單集寫好標題和內容介紹,設定要同步到哪些平台,你的節目就可以放送到全世界囉!

 

👉2021/01/13 更新:Canva 新增了直接製作 Podcast 封面的功能,很多美美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製作自己的節目封面又更容易啦~

 在右上角的搜尋框輸入"podcast cover",就可以看到很多模板供選擇


因為看到有其他 Podcaster 在節目介紹中放了購書連結,結果整個節目被 Anchor 下架且刪除帳號......我覺得這個處理方式太鴨霸,風險太大了,萬一之後不小心放了些東西就導致帳號被刪,那不是太慘了嗎?加上想支持本土平台,所以我就趁早換到 Firstory 去啦~不過這個改變對收聽者來說是沒差的,只是身為創作者的我要重新去熟悉不同平台的介面而已。

 

第六步:宣傳節目

如果你是個素人,剛上傳的節目肯定是沒人聽的XD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節目定位,找幾個跟你設定的目標聽眾條件接近的身邊朋友,請他們幫你聽聽看。或是把連結分享到自己的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介紹一下你剛做好的節目,邀請朋友們來聽,給你一些回饋。


 

 

第七步:收集回饋、持續優化、持續推廣

收到身邊親友的回饋之後,就可以開始優化你覺得確實需要改善的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你對節目定位、錄音技巧、音檔剪輯技巧和節目文案寫作的能力,都會不斷地進化。等到節目水準進展到你覺得 OK 的狀況,就可以試著將它分享到各個社團、論壇等,進一步擴展到更大的網路社群,持續觀察聽眾回饋、再繼續優化,就這樣不斷地循環。

 

我目前的 Podcast 節目製作流程

  • 主題發想、擬大綱(1-2小時)

  • 寫口語版講稿(1-3小時)

  • 錄音(0.5小時)

  • 後製剪輯(1小時)

  • 把音檔上傳到 host 平台、寫該集節目介紹、排程發布(0.5小時)

單純做 Podcast 的話,整個製作時間大概落在 4-8 小時不等,如果那集的內容需要做比較多的資料收集,花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另外因為我還會把內容放在網站,所以還會製作成文字版本,需要額外花些時間:

  • 把講稿改寫成文章(1小時)

  • 內文畫重點、上色、找搭配的圖片(0.5小時)

  • 網站 SEO 設定、發布(0.5小時)

所以整體來說,如果要發布一篇包含製作好的 Podcast 節目的文章,就有可能會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但這會隨著經驗累積而越來越上手,會越做越輕鬆。等那時候,我應該就會開始做些訪談系列,邀請來賓上節目~

 

做 Podcast 節目最大的困難是?

我覺得技術面的問題都是相對容易克服的,經營 Podcast 和經營其他形式的內容一樣,真正難的是要如何持續經營,接觸到你的目標對象。更進一步,如何獲利?

經過這幾個月的嘗試,我的感覺是透過身邊親友支持和 Facebook 社團分享,確實能夠有效收到初步的流量和回饋資訊,但如果光依靠社群媒體去推播資訊,節目的曝光度還是掌握在平台的手裡,就算是喜歡你節目的聽眾,也可能因為沒被推播通知到而錯過你的新節目,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習慣訂閱、或者會特定檢視 Podcast 相關的 APP.

所以下半年的經營,我給自己設定了以下的目標,希望【波莉的斜槓路】節目可以持續成長:

  • 每周持續更新至少一集節目:持續曝光

  • 上架到 YouTube:一般人平常習慣使用的平台,相對可以接觸到更多潛在聽眾

  • 七月開始經營電子報:可以主動發送節目相關訊息

 

總結

最重要的,就是實際去做。「事前準備」嚴格來說並不算在實際去「做」的範圍中。

無論你看了多少平台資料,比了多少支麥克風規格和價格,查了多少錄音注意事項,只要沒有開始為你的節目寫介紹文案、沒有實際錄音、沒有實際上架發布,那其實就是一種拖延,拖延你從聽眾那邊得到實際回饋,拖延自己的成長機會,那很可惜啊。

所以別再準備了,就去做吧!向別人推薦自己的節目對我來說依然很難啟齒,也覺得自己還不夠專業,但一定得要開始上路,才能推著自己不斷地向前走,讓自己更進步。

下半年的經營狀況,就等之後再來做總結吧,我也非常期待!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

  • Podcast
  • 一人公司創業筆記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24:總是忙得焦頭爛額嗎?斜槓族/一人公司/自由工作者必備的十個【時間管理】密技

時間管理小技巧#3:黃金時間,要保留給最重要的事

🎤#31:大學生活該怎麼過?七件你大學應該做的事情

《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 活在當下的美好

《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讀後心得與實踐

我讀《原子習慣》:半途而廢者的究極行動指南

關於波莉

  • 時間管理講師
  • 職涯探索課程
  • 職涯諮詢教練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paulieclc.com
  • 公司名稱: 微光整合行銷有限公司
  • 統編: 82763856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自主生活引導師-波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