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中興生管所的第一年,我學到了哪些東西?四個自由工作者再進修的常見問答
2020 Mar 29 生活雜思漫想 課程學習
去年三月開始,我回到校園進修,念的是中興大學生管所(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原本叫農業推廣),身分是在職生(不是在職專班,是有在職身分的一般生,同樣是白天上課),到現在竟然也過了一年,時間過得實在很快。之前我在科技公司的主管念中興EMBA在職專班,白天上班、晚上工作、假日趕論文;雖然念得辛苦,但學費公司補助,可以結交業界人脈加上學歷升級,無論往後加薪還是轉職,得到最多好處的還是自己。
而對超過三十歲,像我這樣的自由工作者來說,回學校念書的機會成本挺高的;不會因為拿了一個碩士學歷就有人幫你加薪,卻會因為念書寫論文壓縮可以工作的時間,勞心勞力,蠟燭兩頭燒,圖的是什麼?
很多人問我關於念研究所的相關問題,想說趁著念書滿一年的時刻,就用Q&A的方式來做個總結整理吧!
來推甄面試的那天照的,很喜歡被大樹環繞的教室氛圍。
Q1:為什麼想要念研究所?
我 2008 年大學畢業時,原本以為自己此生不會想再回學校念書了XD 因為受夠了學校填鴨式的教育,也不了解這些知識對自己的重要性在哪裡,所以很早就決定要直接進職場工作,有一段時間都沒碰書,也沒有閱讀充實自己的習慣。一直到 2012 - 2016 年到科技公司工作,這段期間是我專業的養成期,幾乎是一年當兩年用,從國外業務、產品經理做到新部門主管,過程當中發現自己有太多能力不足的地方,也沒有人可以問,就開始積極尋找外援:找書來讀。
從如何和主管溝通、向上管理,到溝通談判、時間管理、專案管理、商業模式等概念,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通通都找書來讀,那時候一年大概可以讀 30-40本的書,真的很渴望可以在書裡找到我問題的解答。這樣的
學習模式比較功利性,是為了想要得到可以立即使用的知識。
我從這個痛苦的過程裡培養出自己基本的自學能力,到現在,如果想要了解某方面的議題,直接找出該領域最重要的十本書來讀,大概就可以整理出相關的重要知識脈絡,並開始嘗試實際運用。
包含後來到社區非營利組織工作,我所累積的這些知識背景一樣可以延續(尤其是專案管理概念),但我卻發現自己缺乏的是整體思維的架構、還有提出自己獨立觀點的能力。也就是我希望自己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議題,都能有一個思考的脈絡去依循,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論述答案;不只是善於吸收別人的論點,也要能提出自己的觀點。
發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上身邊幾位大學教授的鼓勵,我就決定要回學校進修,把學歷升級,也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Q2:當初是怎麼找到這個系所的?
因為在社區非營利組織工作時接觸到農村議題,加上做了幾個公部門案子,認識許多農民,也參與推廣自然農法、經營農業獨立媒體《中台灣食通信》,發現自己對食物和農業很有興趣,所以就想在這個領域繼續深入。
我是從碩博士論文網,用「有機農業」、「社區營造」、「地方創生」這幾個關鍵字去搜尋,發現台大和中興等幾個研究所的論文都有在談類似的議題;加上地緣考量,希望找離家近比較方便的學校,就選擇申請中興生管所囉。
(我大學是管理背景,工作幾年下來累積的管理經驗也不少;所以也有考慮念更知名的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同樣有申請上,但最後還是選擇跟隨自己的興趣,念農學院去。畢竟我就是個想做自己的任性女子啊~)
大學不是農學院的我,要補修農業概論課程。這是我每次早八課程後的小確幸早午餐。
Q3:該怎麼選指導教授?(2023年2月更新)
要想順利畢業,最重要的就是找適合的指導教授,千萬不要急,也不要傻傻地就簽下去,一定要想清楚。
在學術世界中,指導教授一個人掌握你能否畢業的生殺大權,拜託,一定要想清楚再簽下去。
每個人念研究所的目的不一樣,既然我是想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要借助老師的指導,所以指導教授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只求學位,那當然就是找容易放人畢業的教授囉,一切都是看自己的目標而決定的。
畢業之後回頭再看,我認為選擇指導教授的標準有四個:個人品德、價值觀、研究領域和共同目標。
1) 個人品德
個人品德優良的教授,不會要你做違背良心,甚至是有違法疑慮的事情。這應該不用多做解釋吧~念個書,實在沒必要讓自己走到法律邊緣、良心過不去啊。
2) 價值觀
價值觀和你貼合的教授,不會讓你求學的過程中太痛苦。如果你對研究主題沒有太多想法,那就選主導性比較高,會有專案讓你跟著走的教授,既能幫老師完成計畫,也能從中找到自己研究主題,皆大歡喜。如果你的自主意識比較高,那就要選主導性比較低、包容性比較高的教授,以免在過程中發生衝突,大家都不開心,甚至是畢不了業。
3)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和你有興趣的領域相同的教授,會讓你做起研究來更省事。教授們看過的文獻那麼多,隨便拿一篇經典的給你看就夠你看半天,比自己花時間搜尋一大堆不關鍵的文獻要來得有效率得多。
4) 共同目標
這一點我覺得是關鍵中的關鍵!好的指導教授必須要有「他要幫助學生畢業」的概念,也就是你們師生彼此要有共同的目標:學生盡力+教授給力,學生盡力寫論文,教授給力的幫忙引導與修改,大家一起為達到畢業標準而努力,如此一來,學生可以趕快畢業,老師也輕鬆。
如果教授沒有這樣的概念,就只是在旁邊看,覺得你達不到畢業標準就不給你畢業。那就真的會很慘,不可不慎喔~
選教授前最好先請教同領域的前輩,有沒有哪幾位教授是地雷絕對不能選?這種事情業界裡的人最清楚。接著就是問學長姐的想法,觀察該教授的學生是否和你合得來(這不一定準,但可以參考),而且最好也找已經畢業的學長姐喔!不然你問不到實話的XDDD
然後就是面談,準備幾個你有興趣的研究相關問題,約教授找時間請益,從互動中觀察對方。例如像我這種自主意識比較高的人,就很不適合會幫學生選擇題目、要配合老師專案、或是不想花太多時間跟你討論的那種教授。
Q4:這一年你學到了哪些東西?符合你原本的期待嗎?
我覺得研究所學習的基本設計概念是很棒的:以產出論文為目標,不交論文就不能畢業。也就是說理論上整個研究所的選課、課程學習(input)都應該是為了能對寫論文(output)有幫助。input 能和 output 直接對應,讓吸收的知識能練習實際運用,避免了修課是修課、論文是論文,兩者別別無關的情形,這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我有興趣的論文主題一開始就很明確(有機和友善農業的推廣及行銷),所以我選的課除了必修的研究方法之外,都和農業及傳播有關。一邊寫論文,老師一邊在課堂上講解論文的結構、搭配每周都有1-2篇跟課程主題有關的英文paper要讀,負擔很大,過程真是超級辛苦;但久了我發現自己的邏輯思考、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通有顯著的進步。在以「產出」為前提的情況下,我幾乎遇到任何資訊都會開始想:「這可以放到我的論文裡面嗎?」「放哪裡?」「怎麼放?」變成一種基本的反射動作。
想久了,文章越寫愈順,在文字運用上也更得心應手(連部落格也是越寫越來勁呢!哈哈),如果頭腦是個齒輪,那麼它就是從原本生鏽卡死的狀態,因為得到了潤滑油的滋潤,再次開始咖啷咖啷的轉動。儘管距離我期待自己能提出獨特觀點的目標,還有點遠,但至少齒輪已經開始動了。
2019年11月:跟老師和同學一起去田野踏訪。是有趣的實驗與練習。
總結來說,讀研究所比我想像中的花時間,也很辛苦,過程中難免懷疑:我到底為何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累?但我在這裡遇到很好的老師、也有很好的同學,我想我會繼續努力,享受這個過程,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研究所的第二年學習,儘管遇到疫情的衝擊,有許多的變數,我依然非常期待!Keep going~
▌推薦閱讀:從李眉蓁論文抄襲疑雲,思考「我該念研究所嗎?」的生涯抉擇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