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雇者如何穩定經營?關鍵在持續擴大淨利!
2025 Aug 28 一人事業 財務自主
你是否也正在經營自己的自由事業、成為一人公司的路上?
這是一條自由卻不輕鬆的旅程,而我走到了自雇第三年,想和你分享這段時間最重要的體悟:
自雇者如果想長期經營,關鍵是能夠「不斷擴大淨利」。
具體來說,就是收入要能持續增加,同時成本和費用要維持,甚至持續降低。
收入要如何持續增加?
1. 通路要夠多,而且持續回購
通路的來源可以分成兩大類:
- 企業通路(和其他單位合作):例如顧問公司、培訓單位、能長期發案的合作夥伴,讓你不必一直從零開發客戶。
- 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必須經營自媒體與個人品牌,主動出擊,打造自己的曝光管道。一方面吸引其他單位的合作邀約,一方面建立屬於自己的受眾與產品銷售通路。
如果沒有人脈去接觸到企業通路,就要靠經營自媒體和個人品牌,一方面尋找適合的合作單位;一方面開發自有產品,靠自媒體來持續推廣給終端客戶,創造收益。
2. 單價要能持續提高
通路多固然好,但單價高,才是越做越輕鬆的關鍵。
所以自雇者的選題很重要,以講師來說,有些主題的市場價格就在那邊,很難提高;有些主題則有往上抬價的空間。
選擇題目時可以思考:這個主題是否有「市場定價的上限」?是否有空間打造高價值、專業感強的內容?
例如:時間管理可能是入門課程,但若能延伸到「策略規劃」或「專案管理」,就能創造價值差異。
3. 主題要可以產生複利
也就是一次合作完之後,還能延伸其他產品或服務。
例如講師,這次講時間管理課程,下次講專案管理,甚至是整合型的課程,持續有課程主題可以被邀約,或是銜接其他服務,例如顧問、一對一諮詢、講師自己開的其他主題課程、數位產品(線上課、電子書⋯)等等。
成本與費用如何控管?
1. 穩定的心理狀態與生活模式
自雇者最怕情緒失控就開始「用花錢補償壓力」:吃大餐、買新手機、旅遊逃避……
所以非常需要養成健康的紓壓方式,而不是透過大吃大喝、買名牌、換手機或頻繁旅遊來犒賞自己,否則開銷可能會比上班族還高。
另外,生活模式的選擇也會影響開銷,例如居住地點與環境的不同,將大幅影響租金與生活成本。
住在中南部的老家可以省房租、吃東西也比較便宜;或是與朋友分租空間來省房租,這些都是影響成本的重要策略。
2. 清晰的理財計畫
自雇者不像上班族有穩定的每月薪水和年終獎金;如果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會沒有勞退,退休金要自己規劃安排。
所以非常需要建立明確清晰的財務規劃,知道自己錢花到哪裡去,有哪些地方需要抓漏,否則很可能搞了半天,卻沒存到多少錢。
學會追蹤支出、保留現金流、設立緊急預備金,是打穩地基的第一步。
3. 不做難以回收的學習投資
自雇者需要持續進修,實在有太多東西需要學了!
但千萬要記得,不是所有課都值得報、不是所有證照都要考。
學習應該有策略,不是看到什麼課程或證照就腦衝報名,必須評估:
「這項學習,能帶來什麼實際效益?」
「多久能回收成本?回收方式是什麼?」
「我是否只是因為焦慮而報名,而不是為了實作應用?」
如果只是因為焦慮而不斷學習新知識,卻沒有實際應用,就容易形成「知識囤積」。
沒有實質的成長還花了一堆學費,很恐怖。
經營自由工作,不只是技術和內容的累積,更是長期「經營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也在一人公司、自由職業、斜槓創業的路上,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一些提醒與啟發。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