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不努力而努力 :《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
2025 Aug 01 閱讀筆記 時間管理
《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書名很長,但內容卻意外簡單實用的一本書!
它的副標:日本頂尖企管顧問教你專注 B 象限的「周到化工作術」,就涵蓋了本書的兩大重點。
什麼是「周到化工作術」?
就是在事情開始前,就把能準備的都準備好,讓後續執行變得更順利、更省力。
像是:
所謂「周到」,就是不要只靠努力解決問題。
例如明天早上要接待來訪公司的客戶:
於是前一天,把接待客戶的流程順過一次,並且在下班之前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隔天就不會手忙腳亂。
於是等到隔天上班才賣力地準備所有用品,當然出差錯的風險就很高。
真正聰明的作法,是事先考量所有風險,並事前做好準備,而不是抱著「只要努力加油就沒問題」的心態。
這個想法我很有共鳴,重點不是在當下拼命解決問題,而是要讓問題根本不會發生啊!
在我的專案管理課程裡面也經常提到,專案從規劃到執行的過程中,都必須隨時監控風險,在風險程度升高時提前出手準備。
否則一旦狀況真的發生了再來處理,看起來非常努力、也付出了很多心力,但那個結果,很有可能會不如人意。這樣的努力,恐怕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真正的高手不是靠臨場反應力或熬夜爆肝來完成任務,而是早就把事情安排得當,讓自己可以不必太拚就能把事做好。
這也就是「周到化工作術」的核心概念。
為了要落實「周到化工作術」,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蠻多的方法,其中佔蠻大篇幅的,就是「專注 B 象限」。
這裡的 B 象限,指的就是艾森豪矩陣中的「重要不緊急」象限。
因為這些「重要不緊急」的工作,雖然不具急迫性,卻往往是引發「重要而緊急」工作的根本原因。
例如說「帶新人」是屬於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但如果一直沒有撥出時間培育新人,緊急程度就會逐漸攀升,最後以某些形式出現在重要而緊急的工作之中,例如因為沒教新人郵件往來禮儀,而引發了客訴問題。
所以如果把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處理好,需要投注大量心力處理的 A 象限(重要而緊急)工作自然也就會減少了。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有更多時間繼續投入其他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之中,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艾森豪矩陣,也是我時間管理課程當中的一大重點。
雖然大家似乎耳熟能詳,但裡面很多細節卻常常被忽略。
在平時繁重的工作之中,我們往往難以投注時間在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於是造成惡性循環,A 象限(重要而緊急)工作越來越多,連帶著 C 象限(緊急不重要)的雜事也開始增加,所以,又更沒有時間投入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了。
每天忙著救火,忙進忙出,工作卻沒有得到好的評價,自己也沒有成就感,這是最糟糕也最辛苦的狀態!
所以我非常認同作者「專注 B 象限」的想法,決定我們人生和工作長期發展會往上還是往下的,往往就是這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呀。
我在課程中還會更進一步強調:分類在每個象限之中的工作,應該要用什麼樣的策略去對應,還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所以艾森豪矩陣雖然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老梗,但其實,真的是很有深入思考與重複複習的必要。
作者在書裡也提出了許多他的建議,相當實用。像是要設定自己判定工作優先順序的三大基準,我也覺得十分受用。
這本書的優點是很白話,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而且實際案例豐富,運用主角綠川的職場故事,很多情境讓人很有代入感。
篇幅短、重點清楚,很適合通勤時間或碎片時間閱讀。
這本書提醒我再次思考「努力」的定義。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永遠在加班趕進度,而是早一步想好怎麼讓事情不會卡關。
與其在混亂中用力補救,不如學會「周到」,讓自己從一開始就能走得輕鬆、走得準確。
無論是職場新人或經驗豐富的老手,相信都能從本書中得到一些收穫。
《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好書,推薦給你!
它的副標:日本頂尖企管顧問教你專注 B 象限的「周到化工作術」,就涵蓋了本書的兩大重點。
本書重點1:周到化工作術
什麼是「周到化工作術」?
就是在事情開始前,就把能準備的都準備好,讓後續執行變得更順利、更省力。
像是:
- 決定工作優先順序
- 建立機制或流程
- 提前與相關人士溝通協調
- 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並做好應對準備
- 排除不必要的雜務干擾
所謂「周到」,就是不要只靠努力解決問題。
例如明天早上要接待來訪公司的客戶:
😎 周到的人
「明天早上九點客戶要來!要怎麼做,明天才會輕鬆一點?」於是前一天,把接待客戶的流程順過一次,並且在下班之前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隔天就不會手忙腳亂。
😵💫 不周到的人
「明天早上九點客戶要來!明天早上要加油!」於是等到隔天上班才賣力地準備所有用品,當然出差錯的風險就很高。
真正聰明的作法,是事先考量所有風險,並事前做好準備,而不是抱著「只要努力加油就沒問題」的心態。
這個想法我很有共鳴,重點不是在當下拼命解決問題,而是要讓問題根本不會發生啊!
在我的專案管理課程裡面也經常提到,專案從規劃到執行的過程中,都必須隨時監控風險,在風險程度升高時提前出手準備。
否則一旦狀況真的發生了再來處理,看起來非常努力、也付出了很多心力,但那個結果,很有可能會不如人意。這樣的努力,恐怕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真正的高手不是靠臨場反應力或熬夜爆肝來完成任務,而是早就把事情安排得當,讓自己可以不必太拚就能把事做好。
這也就是「周到化工作術」的核心概念。
本書重點2:專注 B 象限
為了要落實「周到化工作術」,作者在書中提出了蠻多的方法,其中佔蠻大篇幅的,就是「專注 B 象限」。
這裡的 B 象限,指的就是艾森豪矩陣中的「重要不緊急」象限。
因為這些「重要不緊急」的工作,雖然不具急迫性,卻往往是引發「重要而緊急」工作的根本原因。
例如說「帶新人」是屬於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但如果一直沒有撥出時間培育新人,緊急程度就會逐漸攀升,最後以某些形式出現在重要而緊急的工作之中,例如因為沒教新人郵件往來禮儀,而引發了客訴問題。
所以如果把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處理好,需要投注大量心力處理的 A 象限(重要而緊急)工作自然也就會減少了。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有更多時間繼續投入其他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之中,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艾森豪矩陣,也是我時間管理課程當中的一大重點。
雖然大家似乎耳熟能詳,但裡面很多細節卻常常被忽略。
在平時繁重的工作之中,我們往往難以投注時間在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於是造成惡性循環,A 象限(重要而緊急)工作越來越多,連帶著 C 象限(緊急不重要)的雜事也開始增加,所以,又更沒有時間投入 B 象限(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了。
每天忙著救火,忙進忙出,工作卻沒有得到好的評價,自己也沒有成就感,這是最糟糕也最辛苦的狀態!
所以我非常認同作者「專注 B 象限」的想法,決定我們人生和工作長期發展會往上還是往下的,往往就是這些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呀。
我在課程中還會更進一步強調:分類在每個象限之中的工作,應該要用什麼樣的策略去對應,還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所以艾森豪矩陣雖然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老梗,但其實,真的是很有深入思考與重複複習的必要。
作者在書裡也提出了許多他的建議,相當實用。像是要設定自己判定工作優先順序的三大基準,我也覺得十分受用。
這本書的優點是很白話,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而且實際案例豐富,運用主角綠川的職場故事,很多情境讓人很有代入感。
篇幅短、重點清楚,很適合通勤時間或碎片時間閱讀。
結語
這本書提醒我再次思考「努力」的定義。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永遠在加班趕進度,而是早一步想好怎麼讓事情不會卡關。
與其在混亂中用力補救,不如學會「周到」,讓自己從一開始就能走得輕鬆、走得準確。
無論是職場新人或經驗豐富的老手,相信都能從本書中得到一些收穫。
《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好書,推薦給你!

哈囉,我是波莉,一位熱愛探索生活可能性的自主生活引導師。
我深信每個人都值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只要用對方法,我們都可以一步一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開啟屬於你的自主生活。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