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你覺得自己孤單嗎?孤單和孤獨又有什麼不一樣?

🎤#29:你覺得自己孤單嗎?孤單和孤獨又有什麼不一樣?

收聽本集節目👇(聲音版比文字版生動很多喔~建議收聽😁)

 

前陣子,有個機會聽到一位白手起家的老闆,和他底下員工的一段對話。他是這麼說的:

「創業者真的很孤獨,很容易有感觸,想分享,但好像都沒人聽得懂。」

「有理想的創業者,一開始創業就不是只想賺錢,而是有個想要達成的夢想。但也因為有夢想,反而有了困頓的存在。只想著賺錢的話,反而很容易啊,很單純。你想其他的幹嘛?沒那個必要。」

「但當你知道你是個領導者,你有責任要讓大家過更好的生活的時候,那個苦惱就出來了……」

我不知道他底下員工聽到這段話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感覺。但我聽到這段話的時候,心裡真的很有感觸,因為我也是一個有夢想的創業者: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件事情能夠幫助其他人、為社會帶來影響力、而且又可以賺大錢。

 

講到這邊岔題一下,我的夢想完全符合射手座的特質,真的是超級射手耶XD

12星座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射手座

  1. 被需要
  2. 臭屁的空間
  3. 編織夢想

 

雖然喜歡編織夢想,有時候還是會覺得,是不是我太貪心?當個上班族也很好啊,生活節奏固定,有穩定的薪水,也和大部分人有共同的話題,聚會的時候一起罵罵彼此的老闆,八卦其他的同事,日子似乎過得更愜意。

自己創業之後,每天要吸收很多資訊,總有學不完的事情,還要擔心收入不夠穩定,下個月是不是要吃土……常常都好累好累,可是,我就是覺得人應該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要不斷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啊,我不想隨波逐流,不想做跟其他人一樣的事情。

👉推薦閱讀:為自己而活:我從蔡康永的《情商課》學到的三件事

 

剛剛那位事業有成的老闆說他很孤獨,而我這個載浮載沉的新創業者,卻也同樣覺得自己走在一條孤獨的路上,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有什麼共同點嗎?

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孤單和孤獨是一樣的嗎?」

所以我在我的臉書上貼出了這個疑惑,沒想到獲得了朋友們踴躍的回答,留言處都快超過按讚數了~

🎤#29:你覺得自己孤單嗎?孤單和孤獨又有什麼不一樣?

  • 媛菱說:「被動一個人和主動一個人」
  • 源銘說:「感覺孤獨是心境或層次上的不同(ex:獨孤求敗)/孤單是真的孤身一人(ex:邊緣人);但是偶爾可能會有交集,例如:強者選擇隱世」
  • Aros 說:「獨而不孤。聚而能歡。心境切換,意義就會切換」
  • Winni 說:「兩者心境不同。孤單:想要有人陪,孤獨:老子想靜一靜」

大家都超有想法的耶!!!

另外,朋友涵涵也分享給我一部蔣勳老師的影片

蔣勳老師的角度,是比較把「孤獨」和「獨處」畫上等號。他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強迫人們離群獨處的這個機會,來提醒我們和自己對話的重要性。

 

獨處、和自己對話的確是件重要的事情。

不過我自己比較把「獨處」視為一種生理狀態;「孤單」或「孤獨」則是心理狀態。

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應該要分開來看,也就是妳可以一個人待著,但未必會感覺孤單。

反過來說,妳即使和很多人待在一起,還是可能會覺得孤獨。

 

我自己的感覺是,

孤單,是因為妳感覺自己不被需要(不被愛)。

孤獨,是因為妳感覺自己不被理解(沒人懂)。

 

關於孤單

最容易判斷自己是否會感覺孤單或孤獨的方法,就是觀察自己獨處時的心理狀態。

孤單的感覺更接近一種無助感,覺得世界上只剩妳一個人,很寂寞,覺得自己好像不被愛、不被任何人需要。

如果妳一個人獨處時感到孤單,那麼,妳需要尋找愛妳的人。

但這裡的「愛」未必是指伴侶之間的愛,也可能是父母、家人、朋友、其他社群,像是教會、信仰等等。只要多在生活裡面觀察別人對妳的好,練習感恩,學習回饋,主動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那種孤單感是可以被消除的。

 

拿朋友之間的愛來舉例的話,我很喜歡最近讀到凱特王的一篇文章

文章裡面寫到:「婚前婚後的改變常常讓原本交情不錯的兩個人漸行漸遠,一方覺得對方”為了家庭失去了自我”,一方覺得”等妳生了孩子就知道”。彼此誤會,觀念碰撞。」

「老實說,最好的朋友陸續結婚生孩子時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是不是以後我們可能就不再親密?可事實證明,當她們自己的態度不搖擺時,我這個”掉隊的”依然會有參與感,也開啟了我另外一種看待女性自主的方式。」

「我和我的好朋友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與不同的身份上相互交流,即使回不去年輕那時的瘋狂,卻有種大家都更往前走一步的感覺。這是需要彼此的包容與智慧的,讓誰都不會掉隊,才是真‧閨蜜。」

 

這篇講得我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經歷過那種,覺得好友結婚生子之後,妳們就漸行漸遠的感覺。雙方都忙,我忙著工作念書,好友們忙著工作帶小孩,我總覺得不好意思打擾人家,怕干擾了人家的家庭時間,或是佔用了她們照顧小孩的時間。現在想想,那就是種孤單的感覺吧,就是凱特王文章裡面講的「掉隊的」,那種妳被排除在外,不被需要的感覺。

結果我把這篇文章分享在臉書之後,好幾個朋友跑出來說:「反而希望朋友約欸,不然整個人都被小孩佔住好哀傷喔」,或是「媽媽也是需要跟成人分享不同的生活經驗的❤️」

我才感覺,其實事情不是我自己想的那麼負面。只要雙方都有心要維繫這段關係,即使大家用不同的身分和方式往前走,都還是可以彼此包容與支持。這就是我剛剛提到的,要去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當妳知道自己被需要,有人關心著妳時,孤單感自然也就消失不見了。

🎤#29:你覺得自己孤單嗎?孤單和孤獨又有什麼不一樣?

關於孤獨

那孤獨呢?我自己覺得,孤獨的感覺有時候不是那麼明顯,可能要刻意觀察才會發現。甚至如果妳比較從眾,比較少有自己想法的話,或許根本不會感覺孤獨。

剛剛開頭提到的那位老闆,如果他像一般慣老闆那樣,只把員工當作賺錢工具,用單純的權利義務關係去思考的話,他其實也不會有那種「自己的用心不被員工理解」的孤獨感吧。

所以孤獨對我來說,比較接近一種「沒人懂我」的無力感。

 

在工作上,我身邊和我一樣在創業的朋友不多,所以遇到困難、覺得辛苦的時候,我沒有什麼可以傾訴的對象,只能默默地自己沉澱,上網找書、找資訊看看有沒有解決的方法。

在研究所,我的論文主題是探討有機農業裡抽象的人際網絡關係,除了教授知道我關注的議題是什麼,其他就沒幾個能理解的人了,要討論都不知道能找誰。

之前我其實不太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我看書很快,往往能很快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靠自己努力和老師、前輩指導,也可以進步。

但今年很特別的是,我在工作上和研究領域上,都認識了一些新夥伴。他們有的和我一樣在創業,想做自己喜歡又能幫助別人的事情。有的則是和我一樣關注農業相關的議題,我們可以互相交流資訊,也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會在和他們討論完事情之後,體會到一種「啊~我被理解了,原來有人和我一樣」的感覺。那是一種很深刻的滿足與成就感。

當你知道,有人和你擁有同樣的想法、有人和你經歷過同樣的痛苦、有人和你一樣在努力著,那麼,你們就共享了這段相同的心路歷程。和擁有共同的心路歷程,追求相同目標的人待在一起,彼此激勵與成長,那種心底的滿足與成就感,真的是難以形容的美好啊。

 

我因為這樣才明白,原來之前的自己,走得實在太孤獨了。

一個人雖然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遠。

一個人也能走得很好,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絕對能讓妳走得更開心、更穩固。這也就是所謂「建立盟友」的重要性。

 

結語

總結來說,

孤單,是因為妳感覺自己不被需要(不被愛)。

想消除孤單感,妳需要找到愛妳的人和妳愛的人。

 

孤獨,是因為妳感覺自己不被理解(沒人懂)。

想消除孤獨感,妳需要找到和妳志同道合的盟友。

 

對我來說,消除孤單感,比消除孤獨感要來的簡單許多,因為我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被許多人愛著的。

反而是「盟友」的支持網絡,該怎麼建立呢?最近看了幾本書,蠻有啟發,再另外寫篇文章來跟妳說說!

 

 

想在生日這天,說些感謝的話

在這集節目的最後,我想來感謝一些人。因為這集節目上檔的這一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故意安排的啊哈哈)。

今年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我慢慢適應自己的生活,開始認真經營自己的網站,寫文章、錄 Podcast 節目,好像也從這個摸索的過程裡面,更認識自己。

在生日這天,當然要最感謝我親愛的爸媽,謝謝你們無止盡的愛,一路包容我這個從小就任性固執的女兒,謝謝妹妹、姑姑、阿姨,和其他我生命裡很重要的人,謝謝你們的愛與陪伴,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另外,我也要感謝今年認識的新朋友,Aros, Wenby, Eli, 和參與有機農業推動的老師和伙伴們,因為有你們,讓我知道,我並不是一個人走在這條追求理想的路上。謝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怎麼搞得一副在講什麼得獎感言一樣……

總之,我真的很感謝每位曾經出現在我身邊,曾經幫助、陪伴過我的人。儘管沒辦法一一唱名,那些溫暖我都牢牢地記在心裡,不會忘記,而且會把這些溫暖繼續傳遞下去。

謝謝你收聽今天的節目,或是讀完了這篇文章。你對內容有些共鳴,或是對孤單和孤獨有不同的想法嗎?都歡迎你留言和我分享你的心得喔!

 

 

社群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